1、產品登記概況。截至2016年8月31日,共有56個硫雙威產品在我國登記并在有效期內,其中原藥24個,制劑32個,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硫雙威產品在我國登記情況
劑型 |
產品總數 |
總含量 |
產品個數 |
登記作物及防治對象 |
原藥 |
24 |
95% |
22 |
- |
97% |
1 |
- |
98% |
1 |
- |
懸浮劑 |
8 |
375克/升 |
8 |
棉花棉鈴蟲 |
水分散粒劑 |
6 |
80% |
2 |
棉花棉鈴蟲 |
2 |
甘藍菜青蟲 |
2 |
甘藍甜菜夜蛾 |
懸浮種衣劑 |
3 |
375克/升 |
1 |
棉花小地老虎 |
48%吡蟲啉·硫雙威 |
1 |
花生蠐螬 |
35%吡蟲啉·硫雙威 |
1 |
玉米小地老虎 |
2、制劑劑型情況。從表1可以看出,截至目前,在我國登記使用的硫雙威制劑產品的劑型共4種,第一為可濕性粉劑,占制劑產品總數的46.8%;其次為懸浮劑,占制劑產品總數的25.0%;第三為水分散粒劑,占制劑產品總數的18.8%;最后為懸浮種衣劑,占制劑產品總數的9.4%。由此來看,目前登記的硫雙威制劑產品中,傳統劑型可濕性粉劑仍然占據主導地位,而且還包括2個25%的低含量產品,新型環保劑型懸浮劑、水分散粒劑等產品所占比例仍然偏低。
3、制劑登記作物情況。另從表1可以看出,截至目前,在我國登記使用的硫雙威制劑產品,登記作物共4種,其中登記在棉花上的產品共26個,占制劑產品總數的81.3%;登記在甘藍上的產品共4個,占制劑產品總數的12.5%;登記在花生上的產品只有1個,占制劑產品總數的3.1%;登記在玉米上的產品只有1個,占制劑產品總數的3.1%?梢哉f,我國對硫雙威的管理相對還是比較嚴格,批準登記使用作物主要為非直接食用作物(棉花),園藝作物中只有甘藍,花生、玉米則僅限于前期的種子處理(距離收獲期時間較長)。
4、登記企業及產品分布情況。從表2可以看出,截至目前,我國硫雙威產品登記企業均在國內,分布于12個省份37家企業,其中江蘇省最多,登記企業數量占29.7%,產品數量占35.7%;其次是山東省,登記企業數量占24.3%,產品數量占21.4%。這兩個省登記企業數量共占54.0%,產品數量共占57.1%,均超過半數甚至接近六成。另外,湖南、湖北、河南、河北、浙江、安徽、甘肅等省份在原藥方面,陜西、廣東、四川等省份在制劑方面,也占有一定市場份額?陀^地說,硫雙威并不是一個大噸位品種,但目前的生產格局仍然存在小、亂、散等問題。而且我國棉花第一生產大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目前沒有一家企業登記生產硫雙威產品,農業生產需要全部從外省調進,無形中增加了許多成本,造成不小浪費。
表2 硫雙威產品登記企業及產品分布情況
省份 |
登記企業數量 |
登記產品數量 |
原藥產品數量 |
制劑產品數量 |
江蘇 |
11 |
20 |
10 |
10 |
山東 |
9 |
12 |
4 |
8 |
陜西 |
4 |
5 |
0 |
5 |
河南 |
2 |
5 |
2 |
3 |
湖南 |
3 |
3 |
3 |
0 |
廣東 |
2 |
3 |
0 |
3 |
浙江 |
1 |
3 |
1 |
2 |
河北 |
1 |
1 |
1 |
0 |
安徽 |
1 |
1 |
1 |
0 |
甘肅 |
1 |
1 |
1 |
0 |
湖北 |
1 |
1 |
1 |
0 |
四川 |
1 |
1 |
0 |
1 |
合計 |
37 |
56 |
24 |
32 |
下步管理建議
根據目前國內農藥管理形勢、國際農藥發展趨勢,以及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需要,建議今后一個時期,國家有關主管部門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硫雙威管理工作。
1、減少壓縮生產企業數量。和其他許多農藥品種一樣,應該通過進一步提高登記門檻、強化環境影響評價等有關政策措施,鼓勵推動我國硫雙威生產企業適時進行兼并、重組、整合,重點打造江蘇、山東、浙江、湖南、湖北等幾個主要生產基地和江蘇龍燈化學有限公司、江蘇常隆化工有限公司、山東華陽農藥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寧波三江益農化學有限公司、湖南海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沙隆達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幾家領軍企業,改變目前小、亂、散的生產格局,大幅提高行業集中度。同時,積極引導有關企業在新疆棉花主產區投資上馬硫雙威生產項目,就地解決當地需求。
2、優化產品劑型結構。從長遠看,今后應該主要鼓勵發展硫雙威懸浮劑(懸浮種衣劑)、水分散粒劑等新型高含量環保劑型產品,逐漸限制乃至最終淘汰可濕性粉劑尤其是低含量可濕性粉劑等傳統非環保劑型產品。
3、科學限制使用作物范圍。盡管前期研究認為硫雙威總體安全,而且目前尚未有充分否定依據,但有關機構應該適時跟進,加強研究,及時跟蹤關注國際科技前沿,本著為農產品質量安全和人民群眾身心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在充分研究論證的基礎上,適時取消硫雙威在園藝作物尤其是蔬菜上的登記,將其使用范圍限制在非直接食用作物如棉花、森林、苗木、花卉等。
4、加強使用技術宣傳與監管。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農藥的規范使用是重中之重。各級農業技術推廣及農藥檢定、植物保護機構要認真貫徹《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農藥管理條例》、《農藥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等法律法規,切實加強對硫雙威使用技術的宣傳培訓,使廣大農民(農場主)真正做到科學使用,不觸碰紅線,不突破底線。同時,要進一步加強監管執法,依法嚴厲查處超范圍、超劑量使用硫雙威或不遵守使用安全間隔期等違規違法行為,確保其在收獲作物中的殘留量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 |